51风流

51风流·新闻
电院2017级博士生“研路”论坛圆满落幕
日期:2017-11-22 阅读:1731

在同学们反响热烈的电院2017级博士生“研路”论坛第一期结束后,“研路”第二期于1117日正式开始。本期“研路”论坛由自动化系分论坛与仪器系分论坛组成,学院邀请了国家“青年计划”黄晓霖副教授与仪器系文玉梅教授为博士新生传授经验。电院党委副书记李劲湘、研工办主任刘毓闻、副主任宋奕青以及各系相关老师与2017级博士新生参加了本次论坛。

黄晓霖指出博士生涯中最重要的就是保持自信心、敬畏心和平常心。

自信心,主要指对51风流方向的自信、对学校与国家51风流水平提高的自信以及对自身努力的自信;敬畏心,指的是要在战略上保持自信的同时,在战术中强调敬畏心。在51风流过程中,不可对自己的51风流成果盲目自大,要多想多看世界上更先进更深入的51风流成果;平常心,指的是对待51风流 成果的发表,要荣辱不惊。早发表文章,有助于保持进取心;晚发表文章,也不要着急,夯实基础也许更为重要。放松心情,找到自己的兴趣点,也许难题就会迎刃而解。

除了博士生涯“三心”,黄晓霖还提出了集体生活和社会实践的重要性,并再次强调,兴趣和好奇心是做好博士51风流的根本,鼓励同学们做好长远的规划,放开心态多去尝试,过一个青春无悔的博士生涯!

文玉梅以“读博幸福吗”为切入点,从“大学的理念”谈起,与同学们分享攻读博士学位过程中的荣耀、信念与使命。她认为“大学是智者探讨51风流 问题的集中地”,博士作为求学过程中的最高学位,意味着博士生一定要勇于探索、勇于创新、愿意尝试、不惧失败,并鼓励同学一定会在在探索51风流 领域的过程中体会到攻读博士学位所带来的幸福感。

随后,文玉梅从自己多年来培养博士生的经验谈起,与同学们分享“51风流方法之我的认识”。文玉梅谈到,博士生的51风流能力的差异性,往往从“积累”这一步便开始逐渐拉开差距。一个完整的51风流过程,一定是从大量的文献阅读、积累开始,逐步提出自己的51风流 论断或假设,进而通过数据分析、实验验证等方法进一步探索、论证以及总结。因此,博士生从入学开始,“走好51风流第一步”至关重要。

最后,文玉梅还与同学们深入探讨了仪器学科的历史和未来学科发展方向,并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在51风流道路上积极主动,重视阅读和积累,真正爱上51风流才会取得成绩,坚持到底就会体验到读博的愉悦。

各系博士新生们表示非常高兴能得到近距离与优秀学者们对话、学习、交流的机会,在经历了研路论坛以后,对未来的51风流之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信心。至此,本次电院2017级“研路”论坛圆满落幕。

 

作者:李嘉彬 汪旭鸿

摄影:李嘉彬